走进天方 ----淮安市沭阳商会赴安徽天方茶叶集团考察记实 为了落实市工商联〈2013〉23号文件中提出的“走出去,组团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寻求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0月19日,由淮安市天方茶苑总经理戴伟先生牵头联系,应安徽天方茶叶集团董事长郑孝和先生的邀请,经淮安金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沭阳商会秘书长王沭宁女士策划组织,商会会长陈红光先生亲自带队的沭阳商会一行15人对安徽天方茶叶集团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行程。 天方茶苑系安徽天方富硒茶在淮安的专营店,其销售的各种红茶、绿茶、苦丁茶均含有“硒”。开业几年来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销售业绩年年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同行中屈指可数,天方茶叶已成为商会多数会员单位的首选。为了拓宽该店含“硒”茶叶的销售市场,培育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军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打响淮商品牌,而进行这次考察活动。 安徽天方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座落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被誉为千载诗人的池州有一颗明珠镶嵌在黄山与九华山之间,她就是唐代诗人杜荀鹤与现代诗人苏阿芝的故乡——安徽省石台县。久闻其秀美的风景和诗一般的神韵,令历代文人骚客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位于东南胜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原始森林被中外学者称为天然动植物博物馆,耳闻不如眼见,这次亲临石台,果然名不虚传,称其人间仙境一点也不夸张。 石台不仅山美、水美,茶叶更是美不胜言。石台县种茶历史悠久,远在宋代,其“仙芝”“嫩蕊”响誉全国,可惜那时还不知道茶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硒。 石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山地富有机质,茶叶生长肥嫩,物含丰富其自然品质远高于一般茶叶,因此可制茶叶,香高持久,滋味醇爽,耐久冲泡。天生具有名茶之特征。 安徽天方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至今已开发研制出十多个系列茶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乃人们追求的天然绿色有机食品。 19日中午,走进天方〈集团〉茶艺表演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红底白字横幅“热烈欢迎淮安市沭阳商会领导莅临指导”。大家在品尝富硒名茶的同时观看了精彩绝伦的茶艺表演,真正体会到品茶能品出韵味,品出气息,品出情趣,品出健康,也更加体会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19日下午,沭阳商会考察团驱车在原始森林和高矗入云的大山中绕行,来到这次考察的最重要一站,中国天下富硒第一村——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高峻的青山,清澈的溪流,原始的村落,参天的古树,遍山的茶叶,美丽的化石,无不使人恍若进入人间仙境。 大山村从古至今有“四奇”一水奇,每逢天变,山泉便变成米汤一样的白色,一分钟后,又恢复透明的无色。二“树奇”,这里绿树遍山,古木参天,有上百年的苦丁茶王,有全身无皮,一摸树干便全身发抖的裸树(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怕痒树),三“兽奇”,这里除了豹子、梅花鹿、猴群、野猪、野狗之外,还有全身雪白有水牛大小的无名动物。过去,此地山民世世代代以打猎种茶为业。男女老少都酷爱喝茶,村中从没有人得过癌症,老人大多长寿,一般都能活到八、九十岁。村中已婚女人多生双胞胎,且多为男孩,所有这些都与当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及含硒的山茶之药用效果有很大关系。山村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加之北大教授发现山村五公里范围山石,土壤,植物均含有对人身体十分有益的的“硒”,中外慕名而来探奇的人络绎不绝,温家宝总理不久前也专程前往调研品茶,被当地传为佳话。 20日清晨,商会办公室主任张省和总经理李金龙早起晨练,在下塌的宾馆附近山脚下发现一颗熟透而无人采摘的大柿子树,走访山民方知当地许多山果因采摘、保鲜困难,加之运输成本太高,年年白白烂掉,李总当时出资160元买下采摘权,商会常委副会长陈树红带领几人一会工夫,采摘两大蛇皮袋,足有200多斤,还不足全树柿子一半。大家欢歌笑语,其乐融融。那位果树的主人更像天上掉下一块馅饼,喜得合不拢嘴。 20日早饭后,考察团从下塌宾馆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知名的生长千年被称为树木化石红豆杉的小村落——大山村。这个围在大山中的小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大多姓汪,一位天命之年,热情豪爽名叫汪金虎的山民充当义务导游。山涧里潺潺流水,清澈见底。各种怪石,巧夺天工,周围大山高矗入云。山上一片片古木参天,一层层绿油油茶叶。山脚下,一三间小屋前的藤椅上坐着一位满面红光,鹤复童颜的老者。边喝茶边听小录音机里的电影刘三姐插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老人是闻名中外的千年红豆杉保护神.此树长在老人屋旁,陪伴老人一生,国家现在每月发给老人几百元津贴,一旦老人过世,由他儿子接替护卫古树。老人今年96岁,一生未走出过大山,问之长寿秘诀,答曰:爱劳动,好心情,饮食简单清淡,喜爱喝茶唱歌。大家一一和老人及红豆杉合影。老人喜得合不拢嘴。李总给了老人200元钱补补身子,老人再三推辞方才收下。一遍又一遍叮嘱大家有机会常来他家作客。 义务导游汪金虎虽年过半百,但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矫健敏捷,性格热情奔放。说他是个老顽童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大男孩更合适。他姊妹九个,五男四女,家庭和睦,相处融洽。据说,他们是汉朝王莽的后代,因躲避官兵追杀逃进大山。不敢姓王改姓汪,世代以打猎种茶为生。中午在他三弟汪金乐家吃到了纯真的山村土菜,家养的野猪肉,山上采摘的竹笋、蘑菇、野菜,自酿的养身蛇酒,远胜过城里的豪华酒店大餐。 饭后,考察团在汪金虎及天方集团女经理周明兰女士陪同下参观古徽道。左右两条古道系古时山民出行的山间小路,一条通往浙江、江西、福建。一条通往徽南各地。此时此景不由使人对历史的长河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两天考察很快结束,寓山镇这块纯净未被污染的人间仙境令人神怡,令人向往。纯朴的山民世代生活在这块地方,与世无争。得天独厚的环境,勤劳勇敢的个性,粗粮淡饭的生活,酷爱喝茶的习惯,从不得癌症,很少生大病,村民多长寿的秘诀终于找到。
参加这次考察的商会人员有: 陈红光,陈树红,周向前,孙锦,王沭宁,张省,戴伟,应中,王永红 张省供稿 2013.10.31 |